【青鸟北附】青城山下白素贞 ——初三(6)班姜霁珂

2021-11-04

【青鸟北附】青城山下白素贞 ——初三(6)班姜霁珂

青城山下白素贞


——初三(6)班姜霁珂 指导老师:余美


微信图片_20211110154437.jpg             

胡琴一拉,梆板一打,“噔噔咚咚!”这台上便热闹起来。且看这时而是青衣公子摇扇翩翩,一会儿是那蟒袍的文官进书上谏,最好玩莫过于那披甲的武将耍刀弄枪。


就算你对这些眼花缭乱的人物和咿咿呀呀的唱腔不感兴趣,可喷火,变脸等宛若杂技的表演,却绝对能抓住你的眼球。


唱做念打齐全,妙语幽默连篇,再加上独树一帜的表演,这便是川剧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微信图片_20211110154455.jpg           

我于重庆长大,与蜀地比邻而居,自幼便在川戏中感受着渝蜀之魅力。我听得最多的是“川东派”,爷爷说川渝交界之地演出的外地剧种多,因此“川东派”戏路杂,声腔多样。年幼的我不懂什么“川东”,“川北”,台上花旦抑扬顿挫的韵白,高低起伏的歌儿,我一知半解,夸张的唱腔加上方言使我无法理解剧情。可灵动飘转的水袖是那样好看,浑身插旗的武将惹得我哈哈大笑。《白蛇传》里白娘子如黄鹂般清脆,流水般绵长的歌喉使我陶醉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微信图片_20211110154451.jpg     

但所有表演中最吸引我的,还得是变脸。《水漫金山》中,那紫金饶体要降服女妖时,脸上瞬间出现喜红,怒蓝,哀白,乐绿等各种颜色。我瞪大了眼睛,见他大袖一挥,每一秒都是不同的面孔,大受震撼之余,也感叹它瞬息万变的神威和法力。变脸,把人物抽象的情绪化作具体的脸谱,这些拭、揉、憋、扯的特技,皆为现场演出,不能被观众察觉。幼时的我曾无数次想探究变脸的秘密,可老师傅们几十年来娴熟的手法和高超技艺,又岂是我能看破的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微信图片_20211110154453.jpg       

而今我虽身不在重庆,却常常思念着台上这些威风轻灵的身姿与曼妙婉转的方言。偶然走进一家重庆人开的火锅店,夜幕之下,猝然又见黑衣的武生,一边旋转,一边大摆长袖,那脸上又是瞬息万变的色彩,不时“哇呀”大喝一声,我却在观众的掌声中热泪盈眶。


中华的传统文化千千万,我独爱川剧的变化多端。台上脸谱变了又变,我在台下痴痴的神情却不曾变。


“青城山下白素贞。”我与川剧就如同《白蛇传》里的书生与小白蛇,我愿做许仙永守雷峰塔,生生世世望着戏台子上的白素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