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北大附校】破解阅读新密码 ——记我校小学部“精品课”上课实录
新密码
破解阅读
随着新课标的不断改革,把握语文要素显得越来越重要,对学生阅读的要求也越来越多样化。今天,李卓杏老师带领四2班的同学一起学习《夜里飞行的秘密》,破解阅读的新密码。
俗话说:温故而知新。上课伊始,李老师以复习上节课所学词语来巩固旧知识,接着以一个小游戏的方式导入新课。课堂在活跃的气氛中逐渐拉开帷幕。
只见李老师把一位同学的眼睛蒙上,让她走回自己的座位,没想到被蒙着眼睛的同学跌跌撞撞,最后在李老师的帮助下才回到座位。为什么会这样呢?学生纷纷举手回答:因为她的眼睛被蒙住了。李老师马上导入新课:那么夜里飞行的蝙蝠看不见路是如何飞行的呢?
这篇课文一共被分为三个部分,李老师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课文第一部分,让学生感受文字美。
对于课文第二部分,李老师则采用小组合作探索的方式和新的阅读方法——提问与解答,以此来指导学生学习。早有准备的李老师及时复习了针对阅读提问的四种方法,并板书出来,让学生有所参考。而接到指令的孩子们毫不迟疑地马上加入小组讨论,大家纷纷写出自己对课文提出的问题。你一言我一语,各抒己见,积极参与,学习氛围浓厚。
接着李老师让学生把问题分类,并逐一解答分析了能够帮助理解课文内容的问题,学生得到了新的认知,原来提问与解答,也是阅读的一种好方法。
经过第二部分的学习,学生了解了蝙蝠夜里飞行的秘密。结合第三部分的学习,学生知道了科学家根据蝙蝠夜里飞行的秘密,给飞机装上雷达,飞行也能在夜里安全飞行了。这是文章的重点,李老师便通过表格制作和图文结合,让学生看图复述等方法,加强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记忆。
为了再次巩固,李老师创设情境:一个晚上,夜里分行的蝙蝠和飞机相遇了,它们会有怎样的对话呢?让学生演一演。学生在愉快的表演过程中再次复述了蝙蝠和雷达的飞行原理,既玩了游戏,巩固了新知识,真是一举两得呀!
因为雷达是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,那生活中还有哪些仿生学的发明呢?从书本走向生活,联系生活实际,让学生发散思维思考,寻求答案。接着李老师呈现出“潜水艇”、“飞机”、“电子蛙眼”,让学生感受人类的聪明才智。再展示我们珠海的地标建筑“珠海歌剧院”和北京首都的体育场“鸟巢”,这都是人类利用仿生学的发明和创造,从而启发学生善于观察、热爱科学的情感。
课堂的最后一环节,李老师以扩展的方式,让学生自读自学,再用学到的提问方法提问,学生再一次得到巩固。